4月14日,團省委在充滿人文氣息和明媚春光的廣州沙面舉行“我的中國夢?親青圓夢行”省十三次團代表代表“履職第一課”現場活動日活動,為剛經選舉產生的省十三次團代會“代表新鮮人”提供了一次難得的“直面青年、走進群眾、學會履職”實踐教育。團省委機關、省直有關單位和廣州代表團的代表們共100人與廣大青年“面對面”,共筑中國夢,同圓廣東夢,服務青年夢。團省委書記曾穎如,副書記陳小鋒、陳宏宇,團廣州市委書記魏國華出席活動。
700多個“團代表網上工作室”,直通青年心聲
活動現場,5名來自各個行業的團代表一起拼出“團代表網上工作室”的心形標識,標志著這個承擔著省十三次團代會代表和廣大青年溝通聯系任務的新媒體平臺開始運作。據團省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此前團省委在新浪、騰訊微博開通了統一的“團代表網上工作室”頁面,要求700多名團代表全部開通實名認證賬戶。青年如果有什么問題,都可以按照地市、高校、省直機關等分類頁面查找并@、私信相關團代表實名微博,直接反映情況,表達需求。團代表除了通過這個平臺定期收集民意,向團代會、全委會提交提案并經常性發布“微提案”外,還實時發布記錄自己走進基層,與青年互動,收集民意的“微日志”,方便青年群眾對團代表工作監督。
(圖片說明:部分團代表拼出“團代表網上工作室”心形標識)
1場交流會,團代表與青年共話青春夢想
活動主辦方邀請了4名業績特別突出、品德特別優秀的的團代表,現場與青年開起了“夢想交流會”。面對現場青年提出今后將如何履行團代表職責的問題,長期從事基層一線工作的番禺區東涌街團委書記馬斯韻認為團代表需要具備較高的素質,要做黨政和青年之間的“傳聲筒”,既向廣大青年普及新政策,又要為青年代言、最大限度向黨政部門反映青年需求,是團組織成為青年實現“中國夢”的領路人。李森是來自基層一線的社工,他分享了多年豐富的志愿服務工作和去年在團省委的推動下注冊專業社工機構的經歷,毅然投身社工事業的經歷,他表示愿意為想從事社工工作的年輕人提供便利。
(圖片說明:來自高校、基層、社會組織和優秀模范團代表與青年面對面,共談“中國夢”)
5個“大禮包”,助圓青少年“微夢想”
主辦方貼心地在入場處設置了一面2米多高的“青年圓夢墻”,參加活動的青年都可以現場領取一張“夢想種子卡”,填寫自己的“微夢想”,由工作人員統一搜集并記錄。主持人現場公布5個之前通過基層團代表在微博收集的“微夢想”,請現場團代表認領并予以滿足。來自廣州市南海中學的江嘉瑤,平時非常喜歡學英語,渴望要一本輕便的電子詞典,“現在用的是一本大字典,很厚很重,要是有一本電子詞典,隨時背單詞就最好不過了”。這個“微夢想”,被省第十三次團代會代表、團省委書記曾穎如當場認領。其余4名青年想要的圖書、老人按摩器、跑步鞋、保溫杯等夢想都一一得到滿足。而由于時間關系,暫不能現場圓夢的“青春微夢想”,將由團代表們在團代會上轉交給團省委,以整合更多社會資源予以盡量滿足。
(圖片說明:省第十三次團代會代表、團省委書記曾穎如為青年圓“微夢想”)
7個現場團代表工作室,提供專業咨詢服務
活動當天,來自醫藥、法律、志愿服務等領域的團代表利用自身優勢和專業知識,現場開起了“團代表工作室”,以分發宣傳單張、圓夢心愿卡、實物展覽、現場問答交流等方式開展主題團日活動。來自廣藥集團的陳志釗代表,針對當前令人聞之色變的流感,向青年群眾開展預防宣傳。廣州啟創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廖煥標代表,更是把青少年社工服務陣地搬到現場,組織專業社工人才為有困惑的觀眾答疑解難、提供咨詢。
據悉,今后團省委將組織團代表定期在微博上搜集民情民意和青年微夢想,經常性開展主題團日活動,讓團代表能制度性地“兩進三同”(“走進基層,走進青年”、與青年“同勞動、同學習、同生活”),切實履行團代表聯系、引領青年的職責,推動團組織不斷滿足青年的“青春夢想”,凝聚青年創造青春功業,助力廣東現代化建設。
來源:廣東共青團網
地址:廣州市增城廣州華立科技園華立路7號 電話:020-82907070 郵編:511325 招生熱線:020-82906888 32801002 32801003 82906881(傳真)
Copyright ? 2019 廣州華立科技職業學院 粵ICP備10044478號 穗公網監備案證第440183010016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