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高黨員的黨性修養,結合我校《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學習安排,學校黨委于2020年12月19日至20日,開展為期兩天的“繼承先烈遺志 譜寫時代新篇”實踐教育活動,傳承紅色基因,錘煉黨性修養。學校黨委組織全體黨員干部沿著早期中國共產黨人的足跡,先后來到葉挺故居、高潭紅色革命景點、鄧演達故居、東江縱隊紀念館瞻仰紅色革命舊址,感受紅色文化,了解統戰歷史,學習中國共產黨人勇于擔當、銳意進取的革命精神。
12月19日,學校黨委書記林偉健帶領全體黨員前往惠州市惠陽區葉挺將軍故居參觀學習,一行人乘大巴來到坐落在廣東惠陽秋長鎮東北面6公里處的一個小山村。一進門就看到刻有“北伐名將,抗日英雄。鐵骨錚錚,浩氣永存”幾個雄偉大字的石刻以及大石碑上葉挺將軍著名的《囚歌》,石碑上的文字和故居里的陳設物品向我們展示了這位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始人及新四軍重要領導人短暫而光輝的一生,深深領略到一代北伐名將堅定不屈的意志、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感受到了中國共產黨人的錚錚鐵骨和浩然正氣!
透過車窗望見遠處矗立在山林中的工農紅軍旗,我們到達已成為惠東縣乃至惠州市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洞革命遺址,走進中國最早的區級蘇維埃政權所在地,并在此重溫入黨誓詞。跟隨講解員的步伐,我們先后參觀了百慶樓、百祥樓、紅軍井、兵工廠、俱樂部、紅軍醫院、炮臺、軍裝廠、練兵場等10多處遺址,透過展廳的文獻資料、圖片實物,穿越時間的記憶長河,進一步了解南昌起義余部1200多人進入中洞村并改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二師(紅二師)的這段歷史。
下午,大家趕赴廣東省惠東縣高潭鎮紅色景區,對高潭老蘇區革命紀念堂以及高潭革命烈士紀念碑進行參觀學習。緬懷了各位革命先輩的英魂,加深了大家對革命烈士紀念碑歷史的理解,知道了把高潭圩的兩條老街分別命名為馬克思街和列寧街的由來,感受到各位先輩在建立紅色政權、探索革命道路時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20日,我們走進鄧演達故居,了解統戰歷史。再到羅浮山參觀東江縱隊紀念館,進一步學習先烈不怕犧牲、一往無前的革命精神。
華立職院黨員活動一路開展車廂課堂,伴隨著枯燥的車程,我們一路講心得、談體會、重溫黨史、再唱紅歌,其樂融融、收獲多多!黨委書記林偉健教授強調通過此次實踐學習,增強了我們對自身崗位和職責的使命感和擔當意識。錘煉了黨員干部的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品格。
通過此次黨員活動,我們回顧歷史,感受革命先輩的崇高精神。學員們表示深受感染和啟發,今后將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積極、認真投入學校建設。堅持以學促做、做到知行合一,把學習成果與貫徹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相結合,落到日常生活和本職工作中去,時刻銘記黨員身份,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積極為人民服務。
(供稿/黨辦)